今天,收到了一封回信,
主題不外乎,是跟自我行為有關,
至於是誰寄的,不多說,可能有看我前面網誌的人,或許會知道....
但,這封信有點讓我疑惑了....
信中,他說著,要我勇於做自己,
不用去在乎別人怎麼看和怎麼講....
他說,我是個很棒的行銷人,
把那些不喜歡我們的人,遠遠摔開就好了....
想了想,其實回到了一個原點,
「用心就對了」以及「忠於自我」,
但,這平衡點似乎讓我有點失衡,
又開始表現的人不像人似的...
這幾天自己有些行為,
似乎也讓自己也點感覺怪怪的,
害怕犯錯?還是過程?
其實自己也不清楚....
像是做份報告,
一貫的心態.只想用心去把它完成,做到最好,
進而獲取分數及掌聲,
但,最後往往只有分數沒有掌聲,
那,我是否該用不同的心態愈看待每一份報告?
我知道,若是換個心態,做出來的東西,
可能就不會是自己所滿意的,
有在想,那是不是換個方式呈現出報告?
或許行得通,但,還在嘗試中....
信中,也不斷重複地強調,
要我對自己有信心,
他,也許真的看出了我的不安全感以及自我否定吧....
做出的東西,財指示令自己滿意而不是告知大眾的作品...
站在一個天平之上,進退就是這樣兩難,
而我,卻找不到一個平衡點,
與其說是找不到,我想我更應該是「還在摸索」吧?!
人看人,都有著不同的心態,
要拋開那些不喜歡自己的人,
其實也不容易,但也很簡單吧?
只是,該怎樣認真的完成事情,
又不會被定義成求表現或者自我感覺良好....
正視自己該去摸索的吧?!
現在,在班上有一種奇怪的氛圍,
坦白說,自己真的有行銷的底子,
可能在網路上也喜歡嘗試接觸那些有的沒的東西,
或者從朋友、噗浪、臉書...等之中學習到不同的東西,
碰巧的,課堂上都是可以用來分享與說明的,
但,一脫口,似乎感覺到許多不屑的眼光看著自己,
或許,自己學到就是真的學到,別人沒學到,也不干自己的事情吧?!
我樂於分享,但可能是我的經歷不夠多?
我社會歷練不夠多?我年紀太輕?
以前的包袱被別人看在眼裡?
似乎,傾聽已經比分享重要了吧?
我的嘴巴,就是太衝了....
每次告誡自己要收斂,就是會不經意地脫口而出....
或許也是在這樣類型的環境,
待久了,或者待過好幾個了....
往往就會把自己定位成「沒有我也沒差」的感覺....
或許,對我們同一組的同學來說,
我真的有幫到忙,至少幫忙他們減輕還需要上班的負擔,
拿取一些分數,
但,就班上同學來說,
少掉了一個多嘴的人,
其實大家也不痛不癢吧?
至少,下次與他們三兩句的對話中,
讓我感覺到有些人似乎不把自己當作一回事,
只是像有人在旁邊說話,
至於說了什麼,不知道....
想要開心的去談天,或者培養一下感情,
但,別人不領情....
問題,應該是出在自己身上吧...?!
現在,除了反思,還是反思....
今年的最後一篇文章,
打了許多的「?!」,
可見自己的不確定性真的很大....
只希望,陷入迷宮的自己,
是可以順利的突破現況就好....
班上的一些互動,其實真的看在眼裡...
想辦法讓自己換個心境吧....